雨后独行洛北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北阙望南山,明岚杂紫烟。

归云向嵩岭,残雨过伊川。

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处独闻蝉。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雨后独行洛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洛阳城北门的壮观景致,巧妙地将雨后景象进行了脱俗意会,流露出对国家前景无限忧虑的爱国主义情怀。全诗写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示出一幅绚丽的雨后夕照图。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南山(2)明岚杂紫烟(3)

登临北面的官阙,遥望洛阳城南的龙门山和香山,雨过天晴,山间的雾气交杂在一起,阳光折射出缥缈的紫烟。

归云向嵩岭(4),残雨过伊川。

悠然归去的云朵向嵩山飘去,残余的雨已经过了伊川。

树绕芳堤外,桥横落照前。

绿树成荫环绕在百花芬芳的堤岸之外,一座拱桥横亘在落日夕照前。

依依(5)荒苑(6),行处独闻蝉。

远处依稀可见的,是一座快要荒废坍塌的古代苑囿,能步行通过的地方,只能听到声声蝉鸣。

注释

(1)阙:古指宫门前的望楼。

(2)南山:指龙门山和香山。

(3)明岚杂紫烟:这句话的意思是山间的雾气与阳光穿过云雾折射出的紫烟交汇在一起。岚:山间的雾气。杂:交杂在一起,混杂。

(4)嵩岭:嵩山,在洛阳东南方向。

(5)依依:依稀;隐约。

(6)荒苑:古代遗留下来的荒废苑囿。

创作背景

《雨后独行洛北》这首诗是作者在雨后独自一人行经洛阳城北门时所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拼音版

hòuxíngluòběi

běiquēwàngnánshānmínglányān

guīyúnxiàngsōnglǐngcánguòchuān

shùràofāngwàiqiáohéngluòzhàoqián

bànhuāngyuànxíngchùwénchán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