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晚年贬官宜州所写的抒怀之作。这首词是他为了酬答他的兄长黄大临所赠的《青玉案》而写,借此词向牵挂他的兄长倾诉自己的愁怀。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1)云不度。山胡(2)新啭(3),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过来的路好似一条纤细的线自云雾中蜿蜒而出,放眼望去,大雁已经飞走了。即便是远在天边的大雁,恐怕也过不了宜州附近的关隘。突然,我听见山野里的鸟儿再次婉转地歌唱起来,鸟的悲鸣,映衬着此时愁容满面的我。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4)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5)南浦,同卷西山雨。
忧伤过度很容易磨损心性,不能朝朝暮暮都被忧愁所折磨,禁不住回想起我当年醉酒后写的诗句。千山万水走过,官场沉浮经历过,我的性格早已经被磨平了。老年时候的我,总是坐在南浦小屋内,欣赏那落在西山的雨水。
(1)第四阳关:宜州附近的关隘名。
(2)山胡:一种鸟的名称。
(3)啭:形容鸟儿婉转的叫声。
(4)渡水穿云:渡过千山万水,穿过重重云海。
(5)轩:指有窗的长廊。
徽宗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写过一篇《承天院塔记》,被人挑剔、捏造出“幸灾谤国”的罪名,被除名羁管宜州。是年冬从鄂州起程,次年春到达宜州贬所,《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这首诗即作于此时。其时词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被贬到如此边远险阻的地方,虽竭力以“忧能损性休朝暮”自勉,但仍不免要忧从中来,不能自抑。歇拍以景结情,更为表现了黯然神伤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