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瑶花慢·朱钿宝玦》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以咏物来讽喻政治的词作,上阕先描写琼花,下阕前半即写序文所说的将琼花“进之天上”的过程。全词通过对朝廷特重扬州后土祠之名花一事的描述,从侧面讥评了南宋统治集团全然不思挽救危局的奢靡腐败风气。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钿(1)宝玦(2),天上飞琼(3),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4)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5)豪杰!
像红色的金花饰、珍贵的玉玦佩,是天上仙女飞来,化作此琼花,她比人间的春色,自是不同。这花在江南和江北都未曾见过,请别胡乱地将她比喻似白云的梨花或者像雪片的梅花。淮水旁的都梁山,春已迟暮,试问有谁能识得她芳心的高洁呢?经过了几番花开花落,守卫在边疆上的英雄将士们,也都已渐渐衰老了!
金壶(6)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7)。韶华(8)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9)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这琼玉花枝被剪下来,插在金壶中送走,你看传送者骑上一匹快马,扬起滚滚红尘,让这异香直达瑶台宫阙。春光正大好,花儿也该自感欣喜,能够初次结识京城这许多像蜜蜂、蝴蝶似的爱花的权贵们。我这个杜牧是已经老了,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事情,这琼花便是见证,她应该是能够讲出许多来的吧!我回忆少年时在扬州的那段生活,简直就像一场梦一样,那时候,二十四桥都被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明月光影之中。
(1)朱钿:嵌金花的首饰。
(2)宝玦:珍贵的佩玉。
(3)飞琼:许飞琼,仙女,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4)淮山:指盱眙军的都梁山,在南宋北界之淮水旁。
(5)玉关:玉门关。
(6)金壶:酒壶之美称。
(7)瑶阙:传说中的仙宫。
(8)韶华:指美好的时光。
(9)杜郎:指杜牧,作者自比。
《瑶花慢·朱钿宝玦》这首词约作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南宋开庆元年(1259),宋军败于蒙古,贾似道暗中与蒙古屈膝议和,答应割地纳款。度宗皇帝日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对前方战事不闻不问,贾似道将告急边书匿而不报,日日升歌纵酒。《瑶花慢》词就是针对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