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怀古

陈子昂 〔唐代〕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白帝城怀古》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初次出蜀入京时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描绘白帝城周围的景色,抚今追昔,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旅途感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三誉之为“唐代律诗之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日落沧江(1)晚,停桡问土风(2)

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城临巴子国(3),台没汉王宫(4)

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5),深山尚禹功(6)

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岩悬青壁(7)断,地险碧流通。

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古木(8)云际(9),归帆出雾中。

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10)何穷。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注释

(1)沧江:泛指江水。

(2)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3)巴子国:古国名。

(4)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昭烈帝)刘备殂于此。

(5)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

(6)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7)青壁:青色的山壁。

(8)古木:一作“古树”。

(9)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10)坐:因为。

创作背景

《白帝城怀古》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陈子昂初次出蜀沿长江泛舟而下的连续行程中。

文学赏析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诗骨)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