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使(1)介然有知(2),行于大道,唯(3)是畏。大道甚(4),而(5)(6)朝甚除(7),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8),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注释

(1)我:我,指有道的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2)介然有知: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识。

(3)施:邪、斜行。

(4)夷:平坦。

(5)人:指人君,一本作“民”。

(6)径:邪径。

(7)朝甚除:朝政非常败坏。一说宫殿很整洁。

(8)厌饮食:厌,饱足、满足、足够。饱得不愿再吃。

拼音版

dàojīngshísānzhāng

shǐ使jièrányǒuzhīxíngdàowéishīshìwèidàoshénérrénhǎojìngcháoshénchútiánshéncāngshénwéncǎidàijiànyànyǐnshícáihuòyǒushìwèidàokuāfēidàozāi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