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题梅》是元末明初画家、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题为“题梅”,可却不从梅花入手,诗的前两句是先写一派冬季凛冽的景象:猎猎西风,尘埃遍地;后两句语意双关,说北方长城寒冷之地,元蒙守兵几乎冻死而江南腊梅早已怒放。全诗以巧妙的比喻勾画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又不脱离咏梅的主题,表现了梅花与严寒、风沙抗争,把春光带给人间的力量,且两意融合,无雕琢痕迹。
剌剌(2)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3)。
北风狂呼猛吹,其势竟能将人像草似地任意吹倒卷走,乾坤之内,到处飞沙走石,不见天日。
胡儿(4)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5)?
连最耐寒的年轻胡人都冻死于长城,谁能相信,在这样可怖的大气候下,江南竟别有天地?
(1)应教:出于六朝时,因太子、诸王的命令称“教”,故奉命所做的为应教诗。
(2)剌剌:一作“猎猎”,指风疾吹声。
(3)沙尘:《元诗纪事》作“生尘”。
(4)胡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胡,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一般不畏惧严寒。
(5)谁信江南别有春:《元诗纪事》作“始信”。此句意在点出画梅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象征。此外,钱谦益《列朝诗集》注云:“余家有元章真迹,(此诗)下二句云:清高只有老梅树,照水开花个个真。”
《应教题梅》这首诗,据明代朗瑛《七修类稿》和叶盛《水东日记》记载,是王冕晚年被朱元璋请去时奉命所作的。时间当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朱元璋尚未即位,而自封吴国公,所以王冕借用了“题梅”这个词。画梅是王冕最擅长的本事,因此,这首诗当是他应朱元璋之命,题在自己的画上的。据载,朱元璋当时对此诗极为“眷赏”,即授王冕为谘议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