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题梅

王冕 〔元代〕 王冕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应教题梅》是元末明初画家、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题为“题梅”,可却不从梅花入手,诗的前两句是先写一派冬季凛冽的景象:猎猎西风,尘埃遍地;后两句语意双关,说北方长城寒冷之地,元蒙守兵几乎冻死而江南腊梅早已怒放。全诗以巧妙的比喻勾画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又不脱离咏梅的主题,表现了梅花与严寒、风沙抗争,把春光带给人间的力量,且两意融合,无雕琢痕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剌剌(2)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3)

北风狂呼猛吹,其势竟能将人像草似地任意吹倒卷走,乾坤之内,到处飞沙走石,不见天日。

胡儿(4)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5)

连最耐寒的年轻胡人都冻死于长城,谁能相信,在这样可怖的大气候下,江南竟别有天地?

注释

(1)应教:出于六朝时,因太子、诸王的命令称“教”,故奉命所做的为应教诗。

(2)剌剌:一作“猎猎”,指风疾吹声。

(3)沙尘:《元诗纪事》作“生尘”。

(4)胡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胡,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一般不畏惧严寒。

(5)谁信江南别有春:《元诗纪事》作“始信”。此句意在点出画梅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象征。此外,钱谦益《列朝诗集》注云:“余家有元章真迹,(此诗)下二句云:清高只有老梅树,照水开花个个真。”

创作背景

《应教题梅》这首诗,据明代朗瑛《七修类稿》和叶盛《水东日记》记载,是王冕晚年被朱元璋请去时奉命所作的。时间当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朱元璋尚未即位,而自封吴国公,所以王冕借用了“题梅”这个词。画梅是王冕最擅长的本事,因此,这首诗当是他应朱元璋之命,题在自己的画上的。据载,朱元璋当时对此诗极为“眷赏”,即授王冕为谘议参军。

文学赏析

《应教题梅》这首诗虽是“题梅”,却不用一个“梅”字,且统共四句,却三句与梅无关,手法极为超妙。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此诗一起首,即描绘了一个昏暗、压抑的世界。可一首题梅之作,用这样的背景必然不符,故读者在惊骇于这二句的巨大气势之余,势必又将生起如此的疑问。第三句“胡儿冻死长城下”,奇句而又成奇格。诗至第三句犹不转,还将上文的酷冷世界再推进一步:北风之大,非但吹得倒人,还冻得死人;非但冻得死普通人,还要冻死最耐寒的“胡儿”。不转之下,又含有转机:冻死人的,是在“长城”下,是在北方。与之相对的是南方,于是,第四句“谁信江南别有春”,虽是急转直下,却也是水到渠成。不仅如此,这小天地虽然眼下还只是一隅,还不能动摇冬天的统治地位;但是,春之代替冬,是必然之势,那么,这春的小天地的出现,正是沙尘世界中最可引人注目的事。经过了前三句的极尽形容后,这最末句的别开生面,令人眼前发亮。

此外,朱元璋对此诗“眷赏”的,主要应该是其政治含义:北风沙尘,是元朝昏暗横暴的象征;江南春天,是对自已“义师”的褒扬。而这种对比中夹入“胡儿”一句,则暗示了异族统治必在长城之内的华夏大地灭亡。“谁信”二字,又暗合了朱元璋的自负虽然当时他羽毛未丰、声望未隆,天下人也不知道未来削平群雄、一统天下的能是他,但天下人不信,他却深有自信。在朱元璋的原意,命王冕作诗恐怕只是欲观其文采之美,不料此诗却不事雕琢、大笔挥酒、力能抗鼎,又有如此深意。

虽然此诗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但它的技巧依然可观,非但对政治形势的比喻巧妙贴切,不露痕迹,而且全诗连用“乾坤”“长城”“江南”等语,显得气势开阔,远非普通的以精致刻写为特征的题画诗可比。最后,回到诗的题目,诗中的“梅”,也富有气势,是“一枝两枝三四蕊”(《江梅引》)而已,它已融为春光,浩浩一片,也就拥有了消融冰雪的力量;这比一般地写写梅的傲风霜、耐严寒更具新意了。

作者简介

王冕

王冕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家境贫寒,以力学成通儒。屡试不第,又拒绝荐举,遂以布衣终老。曾漫游淮楚诸地,北到燕都,后携妻子隐居著书。他的诗反映人民的痛苦,讽刺统治阶级,抒写耿介自守,蔑视利禄的志趣,风格朴素刚健。有《竹斋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