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主要描绘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全诗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喻言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的理想。
汉江回万里,派(1)作九龙盘(2)。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横溃(3)豁(4)中国(5),崔嵬(6)飞迅湍(7)。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帝(8)沦亡后,三吴(9)不足观。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我君(10)混(11)区宇(12),垂拱(13)众流安(14)。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拱之治之后天下太平。
今日任公子(15),沧浪(16)罢钓竿。
如今任公子已无需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1)派:河的支流。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
(2)盘:盘踞。
(3)横溃:泛滥。
(4)豁:打开。
(5)中国:中南地区。
(6)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江波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7)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8)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9)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合起来是说自从六朝之后,长江以东的吴地就日渐分裂,远不如从前那么兴盛了。
(10)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11)混:混合,统一。
(12)区宇:全国的范围。
(13)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14)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15)任公子:《庄子·外物篇》中一个传说人物。他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只巨大的鱼,可供许多人一起享用。这里用任公子比喻有大作为和才能的人。
(16)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这句是说江流平静,天下安宁,用不着有所作为,暗中抒发壮志未酬的遗憾。
《金陵望汉江》此诗作年未详,或谓作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或谓作于天宝十五载至至德二载(756—757)之间。汉江,此指长江。此诗用意较为深曲,诗旨众说不一,其要当是表达怀抱未伸的怨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