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周邦彦 〔宋代〕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雨》是北宋周邦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一群耕农在小树林的土堆旁谈论着什么;三四句正面点题,看着眼前的景象,经诗人观察后发现一处野塘,水已溢出,虽未写春雨本身,但写了春雨后的景象和春雨带来的“喜”意。全诗朴实无华,不从正面着笔,而是侧面烘托、渲染,以景写情,画面鲜明生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耕人(1)(2)(3)林丘(4),花外时时落一(5)

农夫扶着犁低语于林旁山丘,花丛外面不时落下一只白鸥。

(6)春来多少雨,野塘(7)漫水可回舟。

想知入春以来下了多少次雨?请看野塘水涨可以来回荡舟。

注释

(1)耕人:耕农。

(2)耒:古代用来耕地翻土的农具。《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未。”耜为铲,来为柄,称为未耜。后用为农具的总称。

(3)语:是谈话,是谈论

(4)林丘:又作“林邱”。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5)鸥:鸟类的一种,头大,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羽毛多为白色。多生活在海边,主要捕食鱼类。

(6)验:证实。

(7)野塘: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创作背景

《春雨》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作内容上看可能作于宋神宗年间(1078—1085年),是诗人在外飘流时的作品。初春时节,诗人于楼上凭栏静观,观远处农事伊始、农田待耕等宋人安居之情形,心中有所喜悦而作。

拼音版

chūn

gēngrénlěilínqiūhuāwàishíshíluòōu

yànchūnláiduōshǎotángmànshuǐhuízhōu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