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杨花(1)落尽子规(2)啼,闻道龙标(3)五溪(4)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寄愁心(5)明月,随君(6)直到夜郎(7)西。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注释

(1)杨花:柳絮。

(2)子规:即杜鹃,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3)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4)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分别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

(5)与:给。

(6)随君:一作“随风”。

(7)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 在今湖南怀化境内。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wénwángchānglíngzuǒqiānlóngbiāoyáoyǒu

yánghuāluòjìnguīwéndàolóngbiāoguò

chóuxīnmíngyuèsuíjūnzhídàoláng西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