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从腊前蕊破写到年后花开,诗人关盼梅花之情;颔联承首联写春意浓,而再好的春光春色也无法排遣“客愁”;颈联又稍一停顿,不顺势抒情而写景,补足“江梅”之意。尾联道出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的原因,全因战乱流离,背井离乡。一、三联相连,以景为主;二、四联相连,以情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作者凄凉落寞之情。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腊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后梅花正多。
绝知(1)春意好(2),最奈客愁何。
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怀客愁而又无可奈何!
雪树元(3)同色,江风亦自波。
江梅和白雪原来同此一色,春风也徒自节江水漾动清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4)郁嵯峨(5)。
故乡的春色渺不可见,苍郁的巫山空自巍峨。
(1)绝知:明知
(2)好:一作“早”。
(3)元:原是。一作“能”。
(4)巫岫:巫山。岫,山。
(5)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江梅》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窝居夔州。诗人旅居江峡,见腊梅乍开,顿生故园之思,遂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