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令·金陵怀古》是宋代诗人康与之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怀古,通过回顾历史上金陵的繁盛,反衬今日金陵的萧瑟。下片伤今,“下临”两句指出金陵在北伐事业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该词上下片共八句,两两相形,分四个层次,表现为“扬—抑—扬—抑”的大起大落,与词人怀古伤今的起伏心绪吻合无间。
龙蟠虎踞(1)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2)。
龙蟠虎踞金陵胜地,古来六代豪华繁盛。
缥凤(3)不来游,台空江自流(4)。
凤鸟不再飞游此处,惟有台下江水空自流。
下临全楚地(5),包举(6)中原势。
下临荆楚要塞,上举中原腹地。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可惜荒草连天。碧空原野狐兔眠。
(1)龙蟠虎踞:四字用典,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看到金陵(时称秣陵)山阜,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叹。
(2)古来六代豪华盛:金陵为东南形胜之地,三国时的吴国、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六朝在此建都,豪华竟逐,盛极一时。
(3)缥凤:淡清色的凤鸟。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冈。
(4)台空江自流: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花叠冈。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鸟翔集于此,状如孔雀,五色文彩,鸣声谐和,众鸟群至,遂筑此台以纪其瑞。
(5)全楚地:泛指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此系楚国的腹地,故云。
(6)包举:包抄而攻取。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自此南宋便定都杭州(临安)。而康与之的这首《菩萨蛮令·金陵怀古》正是作于“绍兴和议”时期,抒发对南宋统治者所奉行的逃跑路线的深切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