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馀雪

祖咏 〔唐代〕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终南(1)阴岭(2)秀,积雪(3)浮云端。

终南山北坡一片清丽,皑皑积雪似白云飘浮在天际。

林表(4)(5)色,城中增暮寒(6)

林梢被初晴的阳光映照得分外透明,黄昏的城里又增添了阵阵寒气。

注释

(1)终南:终南山,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2)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3)积雪:指未融化之雪。馀,即余。

(4)林表:林外,林梢。

(5)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6)暮寒:傍晚的寒气。

创作背景

《终南望馀雪》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考官让其重写,他拒绝了。最后未被录取。

拼音版

zhōngnánwàngxuě

zhōngnányīnlǐngxiùxuěyúnduān

línbiǎomíngchéngzhōngzēnghán

作者简介

祖咏

祖咏

唐代诗人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公元724年进士,少与王维为诗友。不偶时俗,贫病交侵,后移家归汝坟间别业,渔樵而终。诗歌写交游赏玩,描写山水风光,表现隐逸情趣和田园之乐。殷璠称之为“才子”。姚合选其诗入《极玄集》,《全唐诗》存诗1卷,明辑有《祖咏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