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是北宋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正值中秋佳节,月光透过院中梧桐,在地面投下树影。诗人羁旅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只有孤单摇曳的桂树相伴,也会有惆怅和怨恨,从而委婉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情怀。全诗由景及情,由近及远,层次井然。后两句从对方落笔,反衬自己的相思怅惘,合景切题,尤觉风华。
十轮(1)霜影(2)转庭梧(3),此夕羁人(4)独向隅(5)。
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清辉,庭院里梧桐树摆弄着自己的影子。在这寂寞的中秋夜,漂泊的旅人只能独坐灯火阑珊的角落。
未必素娥(6)无怅恨(7),玉蟾(8)清冷桂花(9)孤。
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素洁的嫦娥啊,你真的无怨无悔吗?夜夜相伴清冷的玉蟾和孤寂的桂花。
(1)十轮:一作“一轮”,谓十年。
(2)霜影:月影,月光。
(3)庭梧:院子中的梧桐树。
(4)羁人:羁旅之人,客居异乡的人。作者自指。
(5)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素娥:指月中嫦娥。神话传说,嫦娥因偷吃不死之药而奔入月宫。因月色白,故称。
(7)怅恨:惆怅怨恨。
(8)玉蟾: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月亮也称玉蟾、蟾宫。蟾宫即广寒宫,是上界神仙为嫦娥在月亮上建造的宫殿。因其是由蟾蜍幻化而成,所以称作蟾宫。
(9)桂花: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一作“桂华”(huā)。
晏殊多次被提拔后,又迎来了被贬的命运,因而仕宦他乡。正值中秋佳节,月圆之时,诗人却独自一人羁旅他乡,远离亲人。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看着树影随时间移动,心中涌起惆怅与无奈之情,于是写下了《中秋月》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