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卢照邻 〔唐代〕 卢照邻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折杨柳》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倡楼开启新日之门开篇,写杨柳依依映衬,春意盎然;在莺啼声中感知岁月更迭,枝条的变化宣告春回大地;露珠凝结在叶上如愁绪凝聚,风拂花舞,衣袂飘飘。诗人折柳寄情,因军中音信稀少,以此聊表思念。全诗以景寓情,细腻地刻画出春日景象与内心思绪,倾泻出深深的思念与愁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倡楼(1)曙扉(2),杨柳正依依(3)

曙色中倡楼的门窗打开了,杨柳正随风摇摆,依依可爱。

莺啼知岁隔(4)条变(5)识春归。

黄莺儿啼叫知道又隔了一年,柳条变绿才意识到春天回归了。

露叶凝愁黛,风花(6)乱舞衣。

露珠凝聚在叶子上就如同我紧皱的眉头,风中花瓣飘舞拂动了我的衣裳。

攀折聊将寄(7),军中音信稀。

折根柳枝姑且寄出去,因为军中的来信非常稀少。

注释

(1)倡楼:倡优所住楼房。

(2)曙扉:曙光之门扉。

(3)依依:依稀貌;隐约貌。依恋不舍的样子。

(4)岁隔:年岁之隔开。

(5)条变:枝条变色。

(6)风花:风中的花。喻情事也。

(7)聊将寄:聊以将此寄出。

作者简介

卢照邻

卢照邻

唐朝大臣、诗人

卢照邻(约635—680),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曾任邓王李元裕府典签,继调任新都尉。后为风痹症所困,辞官,住太白山中。后来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颖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因邓王谋反武则天,受株连入狱,出狱后身染恶疾,生活十分艰辛,常靠乞药乞钱为生,故他的诗多忧苦愤激之辞。其作品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著有《卢升之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