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吴文英 〔宋代〕 吴文英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词上阕写江湖飘泊文人的相思之情,下阕写女子思恋他的一片幽怨。把恋爱双方相互思念的情感对比起来,别有一番艺术审美情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晴丝(1)牵绪(2)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3)。正旗亭(4)烟冷,河桥风暖。兰情蕙盼(5)。惹相思,春根(6)酒畔(7)。又争知(8)吟骨(9)萦销,渐把旧衫重剪。

晴日里游丝牵动我思绪混乱,像在空中飘转一样,更何况对着面对着青碧的吴江和西斜的落日,伊人就像片片落红一般,随着春风飘得非常遥远。低垂的杨柳深荫幽暗,遮掩着古老的吴国宫苑。记得那一年的寒食节,酒旗飘摇的楼亭正烟雾清冷,河桥上春风和暖的吹送着。你那美丽的秀目秋波流转,深情顾盼,情意无限。在暮春时节里摆起的酒宴间,那种温馨幸福的情景,惹得我相思不断。又怎么会想到吟诗篇的我,如今瘦得如此可怜,以至渐渐地把旧日的春衫,一次一次地往瘦里重新载剪。

凄断(10)流红(11)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12)凝扇。待凭信,拌分钿(13)。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14)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我凄伤魂断,眼看着千重水波卷起千层波浪,残缺的夜月孤独地悬挂在楼外,我总是无法留住一定要飞往远山的飞燕。只有她曾用过的小扇,任凭时光流逝,尘土盖满,依旧珍藏在我的身边。我想要写一封书信,和她永远分手情义断绝。多少次把灯光挑亮提起笔管,可怎么也不忍心把信写完,又只好偷偷地含着眼泪把铺开的信笺暗暗收卷起来,但愿我的魂魄,能够飞到蓬莱仙山,在幽渺的梦境中与她相见。

注释

(1)晴丝:春夏季节,一晴无风时在空中飘荡和一些昆虫的吐丝,谐音双关为“情思”。

(2)牵绪:牵动思绪。

(3)吴苑:指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宫苑,在苏州。

(4)旗亭:酒楼。

(5)兰情蕙盼:形容伊人仪态清幽,眼波含情。兰、蕙:香草。情:含情顾盼。

(6)春根:春末。

(7)酒畔:指酒肆边。

(8)争知:即“怎知”。

(9)吟骨:指诗人的瘦骨。

(10)凄断:指极其凄凉或伤心。

(11)流红: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12)歌尘:形容歌声动听。

(13)拌分钿:分钿,本《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bò)黄金合分钿”。这里分钿作永诀意解,即拚出去分金饰盒的一半给你表示从此断绝。拌即判、拚的意思。

(14)笺幅:笺纸,信笺。

拼音版

ruìxiān··qíngqiānluàn

qíngqiānluànduìcāngjiāngxiéhuāfēirényuǎnchuíyángànyuànzhèngtíngyānlěngqiáofēngnuǎnlánqínghuìpànxiāngchūngēnjiǔpànyòuzhēngzhīyínyíngxiāojiànjiùshānzhòngjiǎn

duànliúhóngqiānlàngquēyuèlóuzǒngnánliúyànchénníngshàndàipíngxìnbànfēndiànshìtiāodēngxiěháifángjiāntōulèijuǎncányúnshèngpéngláiyīngmèngjiàn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