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颂扬女子坚守爱情的诗,诗的前两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刻画望夫石形象和神态,颈联用湘女洒泪和息妫无言的典故,表达对望夫女子不幸的同情,尾联融景入情,写女子坚守爱情的情景。全诗比喻精当,用典极切,描写精工,抒情真挚感人,写得秀美而凄苦。
仿佛古容仪(2),含愁带曙辉(3)。
她仿佛有古人的容貌仪表,面含忧愁沐浴黎明的光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晶亮的露珠像今日的清泪,青绿的苔藓如昔年的旧衣。
有恨同湘女(4),无言类楚妃(5)。
内心的痛苦似溺水的湘女,默默无言类似楚王的息妃。
寂然(6)芳霭(7)内,犹若待夫归。
她寂寞伫立在美好云气里,似乎依然在等待夫君来归。
(1)望夫石:关于望夫山和望夫石的记载、传说颇多。如安徽当涂县西北枣子矶,传说昔有人往楚,数年未还,其妻登此山眺望,乃化为石。
(2)古容仪:这里指古代的装束仪容。容仪:容貌举止,容貌仪表。《汉书·成帝纪》:“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3)带曙辉:沐浴在晨光之中。曙辉,黎明的曙色。
(4)湘女: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尧将二女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后舜远征,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从之不及,道死沅湘之中。后人称为“湘夫子”、“湘妃”、“湘灵”。
(5)楚妃:指春秋时息侯夫人息妫。楚文王灭息,以妫为夫人,虽生二子,终不忘亡国亡夫之痛,不与楚王言谈。
(6)寂然:冷清的样子。
(7)芳霭:云雾。
天宝十三载至天宝十五载(754—756),李白游遍皖南山水,在当涂停留时间较长。诗人在吟咏当涂胜景的同时,也留意于当涂的历史传说。古代当涂有望夫石的传说,流传甚广,这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其中浸透了平民百姓的血泪,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的不幸。后来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许多地方都有望夫石、望夫山、望夫台,历来有不少诗人以此为题吟咏。因此,在李白的诗中除保留了当涂及周边许多山川景物外,还留下了许多与当地民间传说有关的内容。《望夫石》此诗就是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