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朴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夏日李公见访》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贫居状况和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是杜甫写景中的佳作。全诗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所写只见顿挫而不见沉郁。
远林(1)暑气薄(2),公子过(3)我游。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间暑气轻微,于是公子前来与我交游。
贫居类村坞(4),僻近(5)城南楼。
贫寒的居室像农家房舍,僻静地靠近在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我的邻居十分淳朴,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们求助。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隔着墙壁呼唤西邻:“请问你家有没有酒?”
墙头过浊醪(6),展席俯朴流。
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清风从左右吹进屋里,客人惊讶不已以为到了初秋。
巢多众鸟喧(7),叶密鸣蝉稠(8)。
抱歉的是檐下鸟儿太多争斗不止,院中林叶太密蝉鸣太稠。
苦遭此物聒(9),孰谓吾庐幽?
这繁杂的吵噪声一定使您苦恼,唉,谁说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水花(10)晚色净,庶足充淹留(11)。
幸而池中的莲花晚来清丽,希望凭着这点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预恐樽(12)中尽,更起为君谋。
唯恐坛中酒尽您还不能尽兴,请允许我起身另为您寻求。
(1)远林:即远郊的林子。
(2)薄:稀少,稀薄,指远林暑气稀薄,可以避暑。
(3)过:拜访,探问。
(4)村坞:村庄。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坞”。
(5)僻近:靠近。
(6)浊醪:浊酒。
(7)喧:声音杂乱。
(8)稠:众多。
(9)此物聒:此物:指蝉。聒(guō):吵闹。
(10)水花:莲花。
(11)淹留:朴期逗留。
(12)樽:酒杯。
《夏日李公见访》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夏,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一日有人李炎来访便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