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宋代〕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怒发冲冠(1)凭阑(2)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3)壮怀(4)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5)八千里路云和月(6)。莫等闲(7)、白了少年头,空悲切(8)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急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耻(9),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10)缺。壮志饥餐胡虏(11)肉,笑谈渴饮匈奴(12)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3)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注释

(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

(2)凭阑:身倚栏杆。阑,同“栏”。

(3)长啸:大声呼叫。啸,蹙口发出声音。

(4)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5)三十功名尘与土:谓自己年已三十,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三十,是概数。功名,或指岳飞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6)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八千,是概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7)等闲:轻易,随便。

(8)空悲切:即白白地哀痛。

(9)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10)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一说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11)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12)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

(13)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代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创作背景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第三种说法:《满江红·怒发冲冠》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chōngguān

chōngguānpínglánchùxiāoxiāoxiētáiwàngyǎnyǎngtiānchángxiàozhuànghuái怀lièsānshígōngmíngchénqiānyúnyuèděngxiánbáiliǎoshàoniántóukōngbēiqiè

jìngkāngchǐyóuwèixuěchénhènshímièjiàchángchēlánshānquēzhuàngzhìcānròuxiàotányǐnxiōngxuèdàicóngtóushōushíjiùshāncháotiānquè

作者简介

岳飞

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