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柳垂丝》是由五代前蜀李珣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花间集》中。 这首词,上下两片各六句,每三句构成一组画面,四组画画又形成前后相属的情节,连缀起来便成为一套“暮春楚江游”的连环画,真实地描绘出词人的一次春游。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1)春天暮。棹(2)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两岸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
罢垂纶(3),还酌醑(4),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5),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6)。
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划过长长的沙汀,停泊在浅浅的渡口,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
(1)楚岸:楚江之岸。长江濡须口以上至西陵峡,古城楚江。
(2)棹:动词,犹言以棹划舟。
(3)垂纶:钓丝。
(4)醑:美酒。
(5)汀:水中之洲。
(6)沙鹭: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lù sī)。
公元925年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对前蜀怀有故国之思,便向往江湖,“志在烟霞慕隐沦”。李珣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过了一段时期的隐居生活,然后溯湘水而上,至九嶷山,越五岭,达广州,后来他在岭南生活了较长时期。《渔歌子·柳垂丝》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湖南、湖北一带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