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是五代词人李珣所写的一首咏史词,该词通过描写古庙青嶂,行宫妆楼等景色,流露出词人对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慨。
古庙(2)依青嶂(3),行宫(4)枕碧流(5)。水声山色锁妆楼(6)。往事思悠悠。
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云雨(7)朝还暮,烟花(8)春复秋。啼猿(9)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1)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后用为词牌。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古庙:指巫山脚下供奉神女的祠庙。
(3)青嶂:即十二峰。嶂:形势高险象屏障的山峰。
(4)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处指楚细腰宫遗址。
(5)枕碧流:意为行宫临水而建。
(6)妆楼:寝楼,指细腰宫中宫妃所居。
(7)云雨:指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梦中幽会巫山神女之事。
(8)烟花:泛指自然界艳丽的景物。
(9)啼猿:巫峡多猿,猿声凄厉如啼。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该词当写于前蜀覆灭(公元925年)后不久。词人乘一叶扁舟漂流三峡,凭吊巫山细腰宫遗迹时,遥想千年往事,联想起有关的传说和史事,受宋玉《高唐赋》的启示,有感而发写下了两首具有咏史性质的词篇。本词是其中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