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折桂令·赠罗真真》是元代曲作家乔吉所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从罗真真的发型写到头饰、再写到身姿腰肢,进而写到手指手臂;静态之美写完了,又写她醉酒后面部的红润之色,最后则以一句画卷当中的仙女婵娟来概括。此小令观察细腻,比喻贴切,表现了作者独具一格的审美观。
罗浮梦(3)里真仙,双锁螺鬟(4),九晕珠钿(5)。晴柳纤柔(6),春葱(7)细腻,秋藕(8)匀圆。
像罗浮梦中的仙女,梳着两个螺壳状的发髻,头戴光彩四射的珠宝。腰肢像晴天的细柳一样纤细柔软,手指像春天的青葱般纤长,手臂像秋天的玉藕那样白皙。
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9)。试问尊前,月落参横(10),今夕何年(11)?
醉酒的容颜,露出丝丝羞涩的表情,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美女。试问仙女,夜深了,今天是哪一年?
(1)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2)罗真真:不详,疑为歌妓。
(3)罗浮梦:根据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于罗浮梦中遇仙子,醒后发觉已身醉卧在梅花树下。
(4)螺鬟:螺壳状的发髻。
(5)九晕珠钿:形容女子光彩多样的首饰。
(6)晴柳纤柔:形容女子的腰肢细柔弱。
(7)春葱:喻指女子的手指。
(8)秋藕:喻指女子的手臂。
(9)婵娟:指美女。
(10)月落参横:形容夜深。
(11)今夕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折桂令·赠罗真真》此小令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在《类聚名贤乐府群玉》本题目在“赠罗真真”后面有“高效臣胡善甫席上赋”九个字,提供了此曲创作的更具体的背景,是“高效臣胡善甫”二人设宴招待朋友,罗真真表演助兴。乔吉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女子怀有深刻的同情,这是他为歌姬罗真真所创作的一首小令。
这首曲子描写罗真真的美丽外貌时,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赞誉之意。开篇就把罗真真抬到“罗浮梦里真仙”的地位。这一句巧妙地扣住描写对象的名字用典。作者在赞扬罗真真像罗浮梦里的仙女之后,用一大堆比喻具体描写了她乌黑秀丽的发髻和光芒四射的珠钿,她纤细柔软的身材,细腻的手指,浑圆的胳膊。涉及这些意象时除了描摹外观,使用比喻,还提及了“晴”“春”“秋”等天气和时节。这些都是易令人产生感触的词汇,它们配合比喻与描摹,形成一组可爱可怜的意象,将罗真真美丽可爱的外貌描绘得生动细致。“九晕”是以实代虚,形容光芒之多,从而以首饰的耀眼衬托出女子的艳丽。接着作者写到女子在酒后的神态显出一些腼腆,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美女。“殃及”本有贬义“连累"之意,这里化贬为褒,褒贬参半,既有对酒的埋怨,埋怨它让人有了醉态,又有对酒的赞许,赞许它让女子显得更加娇羞可爱。同时“酒盏儿里殃及出些腼腆”又有双重的双关。第一重双关是:既指喝酒让人“殃及出些腼腆”,又指酒盏里的酒映出人的腼腆面容。其中“喝酒让人显得腼腆”又有双关意味,此即第二重双关:酒让人脸红,让人误以为腼腆;酒让人略有醉意和略显醉态,姿态更添出与平时不同的娇羞和腼腆。“画帧儿上换下来的婵娟”,与首句“真仙”用典呼应。最后,作者从自身的角度来刻画女子的美丽。他把女子当成仙女,恭恭敬敬地上前请教,问她在这个“月落参横”的时候,究竟是哪一年。“月落参横”是深夜时分,与前面首句用典呼应;“今夕何年”化用宋代苏轼名词《水调歌头》之句,切情切景。通过作者神智的迷惘来间接表现女子之美,暗示女子之美令作者神魂颠倒,不知这是人间还是天上。最后这一问,如神来妙笔,令人会心一笑之余,不禁叫绝。
在艺术表达方式上,这首散曲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首句既是用典,也是比喻,将女主人公比作仙人。 接着几句描写几乎句句用了比喻或类比:将发髻比作双锁,身材比作晴柳,手指比作春葱,胳膊比作秋藕,把女子比作画中人物。这些比喻或者类比,从不同角度表现女主人公的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