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虔州杨侍郎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汉网疏仍漏,齐民困未苏。

如何大丞相,翻作㢮刑徒。

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

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

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叫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

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

入韩非剑客,过赵受钳奴。

楚水招魂远,邙山卜宅孤。

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哭虔州杨侍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此诗先叙述杨虞卿受到郑注及党羽的迫害,下狱远贬,直至冤死;后叙述自己曾受杨虞卿的知遇之恩但未尝报答的悲愤,李训等人虽被杀,但冤情还未昭雪。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汉网(2)疏仍漏,齐民(3)困未苏。

唐朝如今的法网,既不周密,也会漏掉了作恶之人,平民深受其害,至今还未恢复。

如何大丞相(4),翻作(5)刑徒(6)

大宰相李宗闵怎么会被贬为潮州司户,就如同那解除枷锁的刑徒。

中宪(7)外易(8)尹京(9)终就拘。

御史大夫李固言以邪门歪道陷害杨虞卿,致使杨虞卿获罪被贬。

本矜(10)弭谤(11)先议(12)非辜(13)

李固言自夸能制止诽谤,按照郑注、李训事先已有的商量谋划,构陷无辜之人。

巧有凝脂密(14),功无一柱扶。

舒元舆按郑注等人的授意,用尽心思罗织罪名,律条如凝脂一样密集,没有一人为李宗闵、杨虞卿等人辩白昭雪。

深知狱吏贵(16),几迫季冬(17)诛。

杨虞卿等人早就做好了下狱的准备,罪在不测。

叫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18)

惨遭讼冤,对着宫门呐喊,青天一片广阔,无人应答。辞家远贬,只能在日至于悲谷之时远行。

流亡(19)诚不吊,神理若为(20)诬。

因流亡而死,按照古礼确实不应该吊唁,但杨虞卿遭到贬谪是被诬陷,神理也不可诬也。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21)

自己过去受知于杨虞卿,是诸生中最受优待的人。

入韩非剑客(22),过赵受钳奴(23)

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杨虞卿的知遇之恩,既不能像聂政那样入韩报仇,也不能像豫让那样蛰伏,实在惭愧。

楚水招魂(24)远,邙山(25)卜宅孤。

杨虞卿客死楚地,招魂甚远,葬身邙山,孤苦伶仃。

甘心亲垤蚁(26)旋踵(27)城狐(28)

杨虞卿死后即使被蝼蚁所食,也当甘心了,因为紧接着在甘露之变之后,李训等人便被族灭。

阴骘(29)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现在国家的阴德已经如此衰微,未必会没有天灾。

莫凭牲玉(30)请,便望救焦枯(31)

不要希望牺牲玉帛,请求神明,就可以让黎民免受大旱。

注释

(1)杨侍郎:杨虞卿,字师皋。大和九年(835),拜京兆尹。其年六月,京师讹言郑注为上合金丹,须小儿心肝,民间相告语,扃锁小儿甚密。上闻之不悦。郑注约李训上奏曰:“语出虞卿家。”贬虞卿虔州司马,再贬司户,卒于贬所。

(2)汉网:借指唐朝的法网。

(3)齐民:平民。

(4)大丞相:指李宗闵。

(5)㢮:一作“弛”。

(6)刑徒:解除枷锁的刑徒。

(7)中宪:御史大夫。

(8)外易:在外革易君命。

(9)尹京:京兆尹杨虞卿。

(10)本矜:自夸。

(11)弭谤:止谤。

(12)先议:事先已有商量计划。

(13)非辜:非罪。

(14)凝脂密:《盐铁论》:“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15)一炷扶:《世说新语·任诞》:“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16)狱吏贵:《汉书·周勃传》:“吾常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17)迫季冬:言将刑也。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8)白日晡:《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19)流亡:指身死异乡,魂魄散佚。

(20)若为:怎能。《左传》:“哀公诔孔子曰:‘昊天不吊,不不来犬心遗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茕茕予在疚!’”

(21)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谓己受知与虞卿,见待之礼数最优。

(22)剑客:《史记》载严仲子与聂政事。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郤。告聂政,聂政仗剑至韩,直入上街,刺杀侠累。

(23)钳奴:刑人。朱彝尊注:《史记》:“豫让事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灭智伯,让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所,欲刺襄子。”

(24)招魂:楚辞名篇。杨虞卿所贬虔州,古属楚地。

(25)邙山:河南洛阳北十里有北邙山,汉魏以来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26)垤蚁:蚁封。蚁聚土为堆。

(27)旋踵:转足之间,形容十分迅速。

(28)城狐:城狐社鼠,比喻仗势欺人的人,此指李训、舒元舆。

(29)阴骘:《尚书》:“惟天阴骘下民。”骘,定。

(30)牲玉:牺牲玉帛,祭祀用品。

(31)焦枯:大旱。

创作背景

《哭虔州杨侍郎》与《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创作背景类似。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杨虞卿先贬虔州司马,再贬司户,卒于贬所,李商隐作此诗以哀悼。

文学赏析

《哭虔州杨侍郎》此诗与《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在立意、情感等方面颇为类似,萧、杨皆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诗人在诗作中所叙二人因党争被连累也符合史实,同时也寄托了很多私人情感。诗歌含蓄地表达了对天子信任郑注、李训等人的不满,就抒情上而言,此诗不如哭萧诗那样动人,诗人与杨虞卿的关系可能不如跟萧浣一般亲密。

此诗共两层,起笔至“神理若为诬”为第一层,叙述杨虞卿受到郑注及党羽的迫害,下狱远贬,直至冤死。“如何大丞相,翻作㢮刑徒”是此部分的中心句,今夕对比,揭示杨虞卿的结局,感慨政治斗争中被牵连的无辜者的悲惨命运,暗讽唐王朝局势。“在昔恩知忝”至结尾为第二层,叙述自己曾受杨虞卿的知遇之恩但未尝报答的悲愤,李训等人虽被杀,但冤情还未昭雪。结局“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一句,将开成二年(837)大旱与杨虞卿之死联系起来,直言冤情之深重,天降大灾。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