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鹧鸪词

柳宗元 〔唐代〕 柳宗元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放鹧鸪词》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前一部分写描写鹧鸪的处境,而这正好也是诗人自我处境的写照;后一部分以齐王、简子放生的故事,表明自己也有仁慈之心。全诗因笼中鹧鸪起兴,以寄感慨,亦以此自伤为万里孤囚,情意凄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楚越(1)有鸟甘且(2)嘲嘲(3)自名为鹧鸪(4)

楚越之间有一种鸟儿味道鲜美并且丰腴有肉,嘲嘲地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为鹧鸪。

徇媒(5)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6)

从捕捉它的人那儿得到饲料一点儿也不顾虑,却没想到暗藏着的机关突发而身触罗网。

羽毛摧折触笼籞(7),烟火煽(8)惊庖厨(9)

它的羽毛折断而身陷鸟笼,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置身于烟火蒸腾的厨房当中。

鼎前芍药调五味(10)膳夫(11)(12)腕左右视。

烹鼎前的香料调和着五味,厨师在那里挽着袖子左右顾盼。

齐王不忍觳觫牛(13)简子亦放邯郸鸠(14)

当初的齐王也不忍心牛从他面前战抖着经过,越简子也放飞了邯郸人献给他的斑鸠鸟。

二子(15)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他们两个人身处富贵尚且还那么善良,更何况我如今被放逐到万里之外身为囚徒呢?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我打开鸟笼让它展翅远飞,即使那些同类呼叫也不要回头去顾盼。

注释

(1)楚越:泛指南方。楚,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在今湖北、湖南一带。越,周代诸侯国,在今浙江一带。

(2)腴:肥。

(3)嘲嘲:鸟鸣声。

(4)鹧鸪:鸟类,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

(5)徇媒:以活鸟为饵,诱捕鹧鸪。媒,指用以诱捕他鸟之活鸟。

(6)机械潜发罹罝罦:谓设陷阱网罗鹧鸪。罝罦(jū fú),捕鸟兽的网。

(7)笼籞:鸟笼,竹子做的笼子。籞,一作“御”。

(8)赫:火红色。

(9)惊庖厨:指鹧鸪惊见己身处于庖厨。

(10)鼎前芍药调五味:谓在锅中投入芍药调味,以便烹煮鹧鸪。芍药,植物名,可作香料。

(11)膳夫:掌管王家饮食的人,这里是指厨师。

(12)攘:撩起、挽起。

(13)齐王不忍觳觫牛:《孟子·梁惠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貌。

(14)简子亦放邯郸鸠:《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5)二子:也作“二君”,指齐王和简子。

创作背景

《放鹧鸪词》此诗约作于元和三年(808年)前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此时其心境可谓悲苦交加,因此当他看到笼中鹧鸪鸟,即将沦为人的腹中物,不禁兴起悲悯之心,即有此诗。

文学赏析

诗人以即将被宰杀的鹧鸪自喻,以寄感慨,抒发了向往自由的心情。诗人觉得凡是飞鸟,都应该在天空自由飞翔,不忍心见它误触网罟,就成为鼎中美食。此诗前一部分就说鹧鸪这种,又大又肥,因而多被人当成美食。猎人利用一只鸟来逗它诱它,用捕鸟的网将它捉住了,任它怎样冲撞,除了撞断了几根羽毛外,还被拔了毛加了一些香料给煮了吃。这正好是诗人自我处境的写照。诗的后一部分,以齐王、简子放生的故事,表明自己也有仁慈之心。“况我万里为孤因”,这一句表明此时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之后,被贬到永州时。只是“万里为孤因”之语,又暗暗透露远谪僻壤的幽怨:“我放走鹧鸪,谁又能让我也‘破笼展翅’呢?”末两句嘱鹧鸪被放后应展翅远去,不要再上所谓“同类”的当。这些都是作者自喻,说明他的愤慨之深。与《笼鹰词》《跂乌词》相比较,此篇则流露出柳宗元内心软弱的一面,使人更同情其遭遇。

此诗因笼中鹧鸪起兴,哀怜其将必死因此放之远去。亦以此自伤为万里孤囚,情意凄凉。

作者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