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

司马池 〔宋代〕 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行色》是北宋诗人司马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将行役之人的羁愁客思,种种难以描摹的心境,写得如感如见,显露行人对行役的厌倦,其中暗含仕途不甚得意的愁怨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1)水淡(2)秋,远(3)(4)(5)渡头。

行人心境比池塘水还更清冷,凄楚寒淡如同凉秋,旅程无穷无尽,才走完遥远的陆路又见到渡头。

赖是(6)丹青(7)不能画,画成应(8)一生愁。

幸亏用颜料来描画,画不出内心种种感受,若是真能画成图像,怕要让人一生都充满忧愁。

注释

(1)陂:池塘。

(2)于:犹“如”、“似”。

(3)陌:道路。

(4)穷:尽。

(5)到:一作“见”。

(6)赖是:幸亏是。

(7)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棱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此处泛指绘画用的颜色。

(8)遣:教,让。一作“遣”,一作“是”。

创作背景

在北宋中期张耒的《记行色诗》一文中谈到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时说:“《行色诗》,故待制司马公所作也,公讳池,以某年中尝监安丰酒税,实作此诗。”安丰在今天安徽省寿县,在宋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很多,而监酒税是一个相对比较清闲的官职,司马池在这里可以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悠然度日,某日有感作此诗。

拼音版

xíng

lěngbēishuǐdànqiūyuǎnchūqióngdàotóu

làishìdānqīngnénghuàhuàchéngyīngqiǎnshēngchóu

作者简介

司马池

司马池

北宋官员

司马池(980—1041),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光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兼侍御史知杂事,更三司副使。知河中府,历同州、杭州、虢州、晋州。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

司马池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