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李白 〔唐代〕 李白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此诗内容紧扣题目,以赞其地起,以颂其人承,以言时局转,以抒心曲收。诗人以侯嬴自比,希望能得到王忠臣的拢引。全诗层次清晰,中心突出,诗为赠昇州的王忠臣而作,却不限于一地,不囿于应酬,而能放眼全国,抒写壮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六代(4)帝王(5)三吴(6)佳丽城。

这里是六个王朝的国都,三吴中秀丽的京城。

贤人当重寄(7),天子借高名。

贤人就应委以重任,天子也要借助你的高名。

巨海(8)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汪洋大海宁静了一边,长江万里得到了登清。

应须(9)救赵策,未肯弃侯嬴(10)

你也许还须救赵良策,不要遗弃我这个侯嬴。

注释

(1)升州:唐州名,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上元二年(761)废,治所在今江苏南京。

(2)王忠臣:事迹不详。

(3)使君:即刺史。

(4)六代:指吴、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金陵。

(5)国:此指天子之所都。

(6)三吴:《水经注》以吴郡(今苏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元和郡县志》则以吴郡、吴兴、丹阳(今江苏镇江)为三吴。说法不一。

(7)重寄:重大的托付,犹重任。

(8)巨海:大海。

(9)应须:应当,应该。

(10)侯嬴:战国时魏国隐士。年七十,家贫,为天梁夷门监者。信陵君引为门客。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晋鄙率军救晋。鄙畏秦,屯兵于邺以观望之。侯嬴向信陵君献计,并荐力士朱亥。信陵君至邺,使朱亥击杀晋鄙,窃得兵符夺其兵权,遂解邯郸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此处李白以侯嬴自比。

创作背景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李白因从永王李璘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被流夜郎。次年三月遇赦得释,从此开始了他晚年飘泊东南,寄人篱下的凄凉生活。这首诗便是这一阶段中的上元二年(761)秋,客游昇州时赠给当地官僚王忠臣的。昇州为肃宗至德二载(757)以江宁县置之,上元二年废之的,治所在今南京市。题目中的“使君”,按说应是用来称地方首长刺史的,但史书所载,自乾元元年(758)至上元元年(760)冬,任昇州刺史之人先后有韦黄裳、颜真卿、侯令仪和姜冒群,无王忠臣之名,因此或推测王忠臣为上元二年正月刘展乱平的昇州刺史,或臆王忠臣为刺史属官的长史,尚难确说。

拼音版

zèngshēngzhōuwángshǐ使jūnzhōngchén

liùdàiwángguósānjiāchéng

xiánréndāngzhòngtiānjiègāomíng

hǎibiānjìngchángjiāngwànqīng

yīngjiùzhàowèikěnhóuyí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