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刘孝先 〔南北朝〕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竹》是南北朝诗人刘孝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野竹的雄姿;接着既传达出未遇于时的叹惋之情,更表白坚贞自守的高洁情怀;而后再度逆转,说这野竹却既耻于仅作为缠绵情感的象征,更不屑于充当达官贵人娱乐遣兴的工具;最后再度称美竹质的精良,言以此优质之竹制为长笛,必发出龙吟虎啸之声。这首诗借物言志,寄托遥深,体现出诗人既不眷眷于儿女之情,更不愿趋时取巧、自媚求荣的高尚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竹生荒野外,梢云(1)(2)(3)

青翠的竹生长在荒野外,长长的竹梢高耸入云。

无人赏高节,(4)抱贞心(5)

无人能欣赏它那高洁的节操,只自己抱有坚贞不变之心。

耻染湘妃(6)泪,羞入上宫琴(7)

耻于做那染上湘妃泪的湘妃竹,也羞于做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谁把竹子制成长长的竹笛,一经吹奏,便会发出龙鸣般的声音。

注释

(1)梢云:指竹梢如云连成一片。

(2)耸:高起,矗立。

(3)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4)徒:徒然。

(5)抱贞心:怀抱坚贞的操守。

(6)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7)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拼音版

yǒngzhú

zhúshēnghuāngwàishāoyúnsǒngbǎixún

rénshǎnggāojiébàozhēnxīn

chǐrǎnxiāngfēilèixiūshànggōngqín

shuínéngzhìchángdāngwéilóngyín

作者简介

刘孝先

刘孝先

南朝梁诗人

刘孝先(生卒年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七弟。善五言诗,工画。初为武陵王法曹、主簿,王迁益州,随府转安西记室。承圣中,与兄孝胜俱随武陵王纪军东出峡口,兵败,至江陵,元帝以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兄弟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文集值乱,不具存。今存诗六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