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

杜甫 〔唐代〕 杜甫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二首诗描绘因春意萌动的具体情景。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寒轻市上山烟碧(1),日满楼前江雾黄(2)

山村中淡淡青烟,因受枯黄山色和天空蓝色的影响,给人以碧绿的感觉;乳白色的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为黄色。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背着盐出盐井的是这里的女子,打着鼓提醒前船而开船的是哪里的少年郎。

新亭(3)举目风景(4),茂陵著书消渴长。

在新亭对泣的人眼中的风景是凄切的,司马相如写书受着消渴的长期煎熬。

春花(5)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6)相将(7)

不用担心春花开得不烂漫,我这个楚客只在听着船桨的声音。

注释

(1)烟碧:冬暖之色。

(2)雾黄:冬暖之色。

(3)新亭:地名,远在江南江宁县侧。

(4)切:凄切。

(5)春花:应春动。

(6)棹:船桨。

(7)相将:仇兆鳌引《仪礼注》曰:“相将,彼此相扶助。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

文学赏析

第二首可视作“春意动”的具体形象的描绘。与前一首不同,第一联即工稳对仗,写云安冬景。云安县地处峡中,大江横前。杜甫“客居所居堂”乃县令严氏之水阁,飞架江上,“江楼翼瓦齐”,转首见山,“两边山木合”。首联二句说,因为云安地适南楚,气温偏暖;虽冬而寒轻,江市上熙熙攘攘,山峰烟碧氤氲。在阳光照射下,堂前固然和煦,江面也雾气蒸腾而发黄。“寒轻”是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本来轻重是人对物体重量的感觉,而寒热是人对气温的感觉,通常只说寒热高低大小,却不说寒热轻重。诗人用“轻”状低寒,就将二种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了,增强了艺术魅力。

第二联写云安民俗。据《唐书》记载,夔州、奉节、云安皆有盐官,其俗以妇女掌门户,贩盐自给。云安居峡中,江水弯曲,且多峭石,船行其间,相遇急不及避便会撩翻。所以船家发船都打鼓以报警,后船听前船鼓声已远方启航。此二句诗俨然一幅云安民情风俗画:近景是“此溪女”,远景是“何郡郎”,层次分明。

第三联诗人抒写在云安的情怀。上句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新亭对泣”。风景切,有不堪寓目之意。前章说“江可怜”,此章前二联写自然风光也极美,与“风景切” ,看起来相互矛盾,其实不然。清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今人周振甫称这种修辞手法为反衬。诗人正是将贴切入化的用事与巧妙的反衬融为一体,才更深切地表露了他对开天盛世的无限缅怀,对安史乱后“风尘战伐多”“天地则疮痍”的时局的忧虑,因为有如在“新亭举目”,所以“上水船”“山烟碧”“江雾黄”“负盐女”与发船郎,这些风光迷人的巴蜀美景才分外使他生出悲哀凄凉之感。景随情迁,自然“风景切”了。

后句“茂陵”系用修辞借代法,以地名代汉司马相如,因为相如因病免官后尝冢居茂陵。《史记·司马相如传》云:“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杜甫用此典隐喻自已虽因肺病而滞留云安,但仍挥笔不辍。事实也正是如此。他在云安逗留不到一年,就给后人留下了十九首诗作,表现了诗人的过人勤勉。同时此句也蕴含着叹老伤病的凄苫。很显然,颈联音调是低沉的,然而恰似明歌一样。尾联转向高昂。云安地当南楚,诗人又是过客,故以楚客自比。“春意动”了就寒轻、山烟碧、江雾黄,而春意势必渐浓,所以诗人说“春花”必定“烂漫”,春深似海必然到来,他只期待将要举桨划船的声音。言下尚忧不能趁春出峡。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