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赠刘评事》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开头二句说明春日已尽,诗人不忍送春归去;结末二句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爱惜和对春天将逝的不舍之情,说明了春光对于苦吟诗人而言非常难得。全诗语言朴素、明畅、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在众多的唐人惜春之作中特别引人注目,显示了诗人高超的遣词造句之技巧。
三月正(1)当三十日(2),风光(3)别我苦吟身(4)。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美丽的风光就有离开我这位苦吟诗人了。
共君(5)今夜不须(6)睡(7),未到晓钟犹是春(8)。
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
(1)正:一作“更”。
(2)三十日:即晦日。《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3)风光:即春光,风景,春色。风:一作“春”。
(4)苦吟身:苦苦吟诗的人。苦吟: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唐冯贽《云仙杂记·苦吟》:“孟浩然眉毫尽落,裴祐袖手,衣袖至穿,王维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作者与孟郊,人称“苦吟诗人”。此处是作者自称。
(5)君:指春光。
(6)不须: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7)睡:一作“寝”。
(8)晓钟犹是春:一作“五更还是春”。晓钟:报晓的钟声。唐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此诗是因季节转换惋惜春光难留而作并赠予友人的一首诗,作于某一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具体作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