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回忆畅游大明湖的情景。新秋之时荷花娇艳,荷叶田田,一派美好的景象。下片笔锋一转,景致再好,却离别在即,用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分离愁思之深。全词运用了对比、转换时空的手法,描绘了大明湖之美,抒发了对友人的殷切思念之情。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1)上新秋。红妆翠盖(2)木兰舟(3)。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荷叶荷花当数初秋大明湖上的最好。水兰舟有如穿行于“红妆翠盖”之间,真是江山如画,人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4)孤负(5)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6)!
畅游的欢乐已成往事,而今与故人远隔千里,只能共照一轮明月,遥寄相思,三年来浪费了许多的大好时光。想借“一尊白酒”以“ 寄离愁”。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殷情传情,怎奈路途遥远,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
(1)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西北。《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明时湖面占府治三分之一。后积土淤垫,湖面大为缩小。
(2)红妆翠盖:指荷花荷叶。
(3)木兰舟:用木兰树之木材造的船。梁·任防《述异记》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皇舟,出于此。”
(4)三年:词人到河朔三年。
(5)孤负:同辜负。
(6)东州:代指济南。
据元好问《济南行记》记载,蒙古太宗七年乙未(1235年)秋七月,“以故人李君辅之之故”而至济南,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当时,“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洲渚之想”。次年三、四月间,元好问游泰安,道出济南,又与辅之欢聚。《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此词作于1238年,词人携家自山东回归故里经济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