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志诗

干宝 〔魏晋〕 干宝

壮士禀杰姿,气烈有自然。

俯仰群众中,胡能救世艰。

阙巩代缝掖,兜鍪易进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百志诗》是东晋文学家、小说家干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只有六句,却充分抒发了作者的刚毅性格和远大抱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壮士(1)杰姿(2)气烈(3)有自然(4)

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青年必须具备才智出众的仪表,他的刚正的品质出于天赋。

俯仰(5)群众中,(6)能救世艰。

壮土当然不能去随大流,跟着普通人前进或后退,如果这样,怎么能去拯救人类的苦难。

阙巩(7)(8)缝掖(9)兜鍪易进贤(10)

要当上大将军,要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注释

(1)禀:受,承受,这里引申为必然具备。

(2)杰姿:指才智出众的仪表。

(3)气烈:指刚正的品质。

(4)有自然:出于天赋。自然,天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俯仰:随宜应付。

(6)胡:怎么。

(7)阙巩:即检阅军队,意思是当大将军。巩,鞣熟的牛皮,可引申为铠甲,指代士兵。

(8)代:取代。

(9)缝掖:缝制裘皮衣服,成衣工人,引申为普通的人。掖,同“腋”,可引申为裘皮衣服。

(10)兜鍪易进贤:此句意思是用武将的头盔去换掉文官的帽子,也即“投笔从戎”的另一种说法。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戴的挡避兵刃用的头盔。易:换掉。进贤:即进贤冠。

拼音版

bǎizhìshī

zhuàngshìbǐngjié姿lièyǒurán

yǎngqúnzhòngzhōngnéngjiùshìjiān

quēgǒngdàifèngdōumóujìnxián

作者简介

干宝

干宝

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干宝(生卒年不详),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小说家的一代宗师。西晋永嘉元年(307),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举家迁至灵泉乡。东晋建武元年(317),经中书监王导推荐,干宝领修国史,编有《晋纪》二十卷,时称良史,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干宝精通《周易》,易学著作有《周易问难》《周易元品论》等。干宝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