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古城》是隋末唐初诗人李百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讲述作者在秋天日落时到了一个古城,看到颓墉、寒雀、荒堞、晚乌、灌木、孤烟、余照的霞景、晚清的露气等景象,写出了古城的古老和荒凉,抒发了作者难以排解的忧郁孤愤之情。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风格刚健,语言洗练。
日落征途(1)远,怅然临古城。
日落时远望,路途还很遥远,怅然之间,登临苍凉的古城。
颓墉(2)寒雀集,荒堞(3)晚乌惊。
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
萧森灌木上,迢递(4)孤烟生。
城下连片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的炊烟。
霞景(5)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6)可平!
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
(1)征途:远行的路途。
(2)颓墉:崩塌的城墙。
(3)堞:城墙上的矮墙。
(4)迢递:形容遥远。
(5)霞景:指透过云霞的日光。
(6)安:怎么,哪里。
根据诗中具体内容并结合李百药生平行踪探索,《秋晚登古城》此诗当创作于作者某次外放途次。在秋天傍晚时分作者在征途中到了一个古城,有感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