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

韩愈 〔唐代〕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听颖师弹琴》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写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的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昵昵(1)儿女语,恩怨相尔汝(2)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划然(3)轩昂(4),勇士赴敌场。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5)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喧啾(6)百鸟群,忽见孤凤皇(7)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跻攀(8)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嗟余有两耳,未省(9)丝篁(10)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自闻颖师弹,起坐(11)在一(12)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推手(13)(14)止之,湿衣泪滂滂(15)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乎尔诚能(16),无以冰炭置我肠(17)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注释

(1)昵昵:亲热的样子。一作“妮妮”。

(2)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

(3)划然:忽地一下。

(4)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5)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6)喧啾:喧闹嘈杂。

(7)凤皇:一作“凤凰”。

(8)跻攀:犹攀登。

(9)未省:不懂得。

(10)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11)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12)旁:一作“床”。

(13)推手:伸手。

(14)遽:急忙。

(15)滂滂:热泪滂沱的样子。

(16)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

(17)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犹如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

创作背景

《听颖师弹琴》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而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并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即这首《听颖师弹琴》。

拼音版

tīngyǐngshītánqín

érēnyuànxiāngěr

huàránbiànxuānángyǒngshìchǎng

yúnliǔgēntiānkuòyuǎnsuífēiyáng

xuānjiūbǎiniǎoqúnjiànfènghuáng

pānfēncùnshàngshīshìluòqiānzhàngqiáng

jiēyǒuliǎngěrwèixǐngtīnghuáng

wényǐngshītánzuòzàipáng

tuīshǒuzhǐzhīshī湿lèipāngpāng

yǐngěrchéngnéngbīngtànzhìcháng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