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是中国女革命家秋瑾的诗作。此诗因事而发,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决心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终身、甘洒热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全诗语言雄健明快,感情真挚悲壮,气势豪迈奔放。在构思上,开头两句写赴日蒙情,中间四句写见图生情,感情万端。后两句又引吭高歌,充满了浪漫色彩和理想光芒。短短八句,回旋激荡,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万里乘风(1)去复来(2),只身东海(3)挟春雷(4)。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忍看(5)图画(6)移(7)颜色(8),肯使江山付劫灰(9)。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10),救时(11)应仗(12)出群才(13)。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拼将(14)十万(15)头颅血,须把乾坤(16)力挽回。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1)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
(2)去复来:往返来去。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秋瑾光绪三十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3)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
(4)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5)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
(6)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
(7)移:改变。
(8)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9)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10)浊酒不销忧国泪: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销,消除。
(11)救时:挽救时局命运。
(12)仗:依靠。
(13)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14)拼将:舍弃。将,语助词。
(15)十万:泛言极多。
(16)乾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1904)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事返国;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不禁感慨万分,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诗,于是她便写了这首悲壮的诗。龚本题作“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史迹》题作“日人银澜使者索题,并见日俄战地,早见地图,有感”。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从而霸占了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七年(1901)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库页岛南部,取得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权益。中国的领土在一天天被割让。作者看到中国的领土并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版图,心中的怒火难以按捺。她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祖国危亡,于是慨然提笔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