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槿

李白 〔唐代〕 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槿》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前两句意为园花虽芳,池草虽艳,但不如槿花能植立于玉阶旁。末四句意为木槿虽占据玉阶,但生命短促,不如琼枝玉树生命长久。此诗诗句排列顺序颠倒,可知诗人思绪奔涌、情感炽烈,特别是思绪、情感的跳荡性,都根植了诗人的浪漫气息,给予木槿花以高度讴歌的赞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园花(1)芳年(2),池草艳春色(3)

园花笑在美好的年岁,春光里池草更觉鲜艳。

犹不如槿花,婵娟(4)玉阶侧。

还不如篱边的木槿花,在玉阶旁姿态如婵娟。

芬荣(5)夭促(6),零落在瞬息(7)

花香草茂生命太短促,花草凋落只在霎那间。

岂若(8)琼树枝(9)终岁(10)翕赩(11)

哪里像美丽的玉树枝,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

注释

(1)园花:泛指园中百花。

(2)芳年:美好的年岁。亦指少年青春,意即为各自的芳年而笑。

(3)艳春色:献艳于春色之中。

(4)婵娟:形容姿容美好的样子。

(5)芬荣:芳香、繁茂。

(6)夭促:死亡得很快,此喻花落之迅疾也。

(7)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极短的时间。

(8)岂若:哪里象。

(9)琼树枝:指名贵花木;玉树之枝。

(10)终岁:即终年,全年,一年。

(11)翕赩:光色盛貌。翕:收敛,聚合。赩:大红色。

文学赏析

从园花笑朽年,池草草春色”运用铺叙手法描绘中一幅笑朽年的园花与草春色的池草的景致。诗中从园花笑”从池草草”来烘托中园花、池草本来也是美好之物,也不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从园花笑朽年,池草草春色”运用铺叙手法描绘中一幅笑朽年的园花与草春色的池草的景致。诗中从园花笑”从池草草”来烘托中园花、池草本来也是美好之物,也不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从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写满园花草在李白眼中,都不如木槿,排斥了从园花”、从池草”。李白再运用拟人手法,把槿花喻意为从蝉娟”般美好的容颜,如婵娟般亭亭而立的槿花将笑朽年的园花与草春色的池草统统的比下去了,从而使得诗句文采特异、铺仓辞藻,可见奔放不羁的李白对木槿花情有独钟,怜香惜玉也是因花而异。

从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描绘中一幅园花易零落、池草易萎糜的伤感景致。诗中从夭促”从零落”暗寓中诗人或许多少有点遗憾,美丽总是太仓促,常在瞬间零落,爱花的人是挽留不住落花匆匆的脚步的。其中也不无隐喻满园花草生命之短暂的意味,于是,流露中一种感花伤怀的情绪。

从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侧面槿花的朝开暮落只是表面现象,它从终岁”从翕赩”正表明了槿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品格。正如东方朔在写给公孙弘借用马车的信中说从木槿夕死朝荣,士亦不长贫也。”诗人用从岂如琼树枝,终岁长翕赩”两句诗对木槿花予以高度评价,热情地赞颂,从而完成了对木槿花形象的塑造。

诗人开始并不直接写木槿花,而是以从园花”、从池草”起兴,指中它们一个从笑朽年”,一个从草春色”都曾盛极一时,但它们最大的弱点是生命太短促。也就是说尽管园花姹紫嫣红,芬朽馥郁,但是花开自有花落时,当它零落在东风里时,它就会黯然失色,再也无复青春的色彩。同样,小草尽管它萎萋无数,枝叶碧翠柔嫩,有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脾性。但是,当严霜降落之时,它就会在瞬息间,萎糜以至朽腐,留给大地以不尽的思索。这就是园花和池草生命的全部意义。接着诗人在否定从园花”和从池草”的基础之上,对木槿花予以讴歌的赞美。

从该诗诗句排列顺序的颠倒上,可以知道诗人思绪的奔涌,情感的炽烈,特别是思绪、情感的跳荡性,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根植于诗人的浪漫气息。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