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以寻常词语抒写作者曲折多致的心绪变换。上片写黄昏后的室内外的景象,及永夜思念家乡的情景;下片写拂晓室内外的景象和女主人难以看到梅花的惆怅,不言愁而愁自见。全词语言精美,不假雕饰,意境幽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归鸿(1)声断残云(2)背窗(3)雪落炉烟直。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

烛底凤钗(4)明,钗头人胜(5)轻。

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6)声催晓漏(7),曙色回牛斗(8)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哪有心思出来争春!

注释

(1)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

(2)碧:青绿色。

(3)背窗:身后的窗子。

(4)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5)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人、胜:皆古人于人日所戴饰物,始于晋唐。

(6)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此处含有敌兵南逼之意。

(7)晓漏:拂晓时的滴漏。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8)牛斗:与斗、牛同。两个星宿名。

创作背景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此词作于作者南渡之后的最初几年。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家乡青州府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随之南迁。随之赵明诚病故,给李清照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南渡以后国破家亡,满目惨淡使得她更感凄楚悲凉。于是,李清照带着丈夫残存的书画、金石、碑帖等物流徙各地,曾住过建康、金华等地,最后才落脚于杭州。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这首词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

拼音版

mán··guīhóng鸿shēngduàncányún

guīhóng鸿shēngduàncányúnbèichuāngxuěluòyānzhí

zhúfèngchāimíngchāitóurénshèngqīng

jiǎoshēngcuīxiǎolòushǔhuíniúdòuchūnkànhuānánfēngliújiùhán

chūnkànhuānán西fēngliújiùhán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