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苏轼 〔宋代〕 苏轼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评价,更有细致的心理刻画,言简而意长,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4)先驱负弩(5)何在,心已誓江西(6)

钱塘江风景从古至今都可称为奇丽,按照惯例,太守都能用诗词表情达意。我这个背负弓弩的先驱在哪里?我的心已飞到钱塘江以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7)更问新官,向旧官啼(8)

春花落尽之后,绿叶翻飞之时,细雨凄凄。眼下我正怀着怎样的一腔情绪?怎敢面对新官,向着旧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注释

(1)迓:迎接。

(2)元素:杨绘,字元素,绵竹(今属四川)人。宋仁宗皇祐年间中进士及第。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3)述古:陈襄,字述古,号古灵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名臣。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罢任杭州知州,赴陈州任知州。

(4)太守例能诗:傅干注:“白乐天(居易)为杭州太守,善诗。初,乐天为苏守,刘禹锡以诗寄乐天云:“苏州太守(当作“刺史”)例能诗,西掖(yè)吟(当作“今”)来替左司。”

(5)先驱负弩:指在前面迎候的官员。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负弩(nǔ):背着硬弓。弩,用机械发射的弓。

(6)誓江西:誓江作浙江,这里指钱塘江。西,向西面飞,此处活用为动词。

(7)若为情绪:等于说何以为情,或难以为情。按此句与后二句为倒文,应当依照“更问新官,向旧官啼,若为情绪”这一语序来解释。

(8)更问新官,向旧官啼:原南朝陈代乐昌公主诗:“此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按“新官”指后夫隋越国公杨素,“旧官”指前夫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更问”二句,互文,“新官”、“旧官”前后互相包涵。“向旧官啼”,当是“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的省文。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杭州知州陈襄罢任,新任知州杨绘正在赴杭州途中,杭州官妓前往苏州迎接杨绘,苏轼作《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该词描绘迎接的场面。

文学赏析

上阕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写对杭州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钱塘风景古来奇」一句,是对杭州美景的髙度概括,涵盖了时、空两个方面,用一个「奇」字点明了它的审美特徵。杭州是两个太守做官的地方,从这里落笔来写就十分自然了。接着,由地方写到长官:「太守例能诗。」这句由唐诗「苏州刺史例能诗」变化而来,移用于唐时在杭州交接的新、旧太守,便很精切。旧太守陈述古是诗人,在杭州与东坡多有唱和,有《古灵集》存世。新太守杨元素亦是诗人,原有集,已佚,《全宋诗》尚收其诗十首。杭州「太守例能诗」,后来成了佳话,连东坡本人也包括在内了(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年间知杭州)。后两句为又一层,写对迎候新太守的场景的想象:走在前面迎候新太守的官员在哪里呀?我的心已经从钱塘江向西飞去了。因为杨绘取道西面的苏州,所以词人说「心已浙江西」。两句通过想象和心理描写,显示了迎接新太守的热情和真诚。

下阕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三句,描写了秋天花谢叶落,苦雨淅沥的景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浓厚气氛。如此着笔,完全是为了烘托送旧迎新时的难堪:「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意思是说,还要问一问两位太守,当新官面对旧官,杭妓哭笑不得的时候,你们的感受如何呢?其所以如此问,是因为唐宋时赴任迎任,有官妓为先导的风习。这里运用了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却作了「质」的改造,使原来的「悲剧」变成了「滑稽剧」。试想对身为官妓的「杭妓」来说,前任「旧官」与后任「新官」杭州太守哪里是什么前夫、后夫?既然如此,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哭笑不得!词人这样写,衹是一种遊戏笔墨,向两位同僚寻寻开心,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友谊的一种表示。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全词围绕着送旧官、迎新官来写,且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旣赞美了风景,又有对人物的评价和细緻的心理刻画。虽是应酬之作,但表达得很风趣,也没有阿谀之情。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