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牧

赵显宏 〔元代〕 赵显宏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庭芳·牧》是元曲作家赵显宏创作的散曲。这首曲子是作者分别描写渔、樵、耕、牧的四支曲中的一首。此曲借指放牧者的生活,表现乐以忘忧、不满现实的情怀,曲中津津乐道田园生活的乐趣。开头描写牧场景色,十分壮阔。紧接着描写放牧时的心情,生动而富有情趣。最后描写放牧生活的悠然自得,表现隐居放牧生活的闲适情绪。全曲形象逼真,景物淡雅秀美,风格飘逸清秀,韵致天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3)。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闲暇中去放牛,只见青青野草与天际相连,清凉的河水连接着平坦的草原。整天饱览绿水青山的秀丽景色,乐而忘忧。

青蒻笠(4)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州。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6)

头戴嫩绿蒲草编织的斗笠,身着碧绿的蓑衣,迎着西风暮雨,守在江边渡口。黄昏后,一支长笛在手,吹起那响遏行云的曲调,笛声回荡在秋天江南的上空。

注释

(1)中吕:宫调名。中吕宫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满庭芳:曲牌名,又名“满庭霜”。北曲入中吕宫,亦入正宫、仙吕宫。

(3)平芜:平坦的草原。芜,丛生的草。

(4)青蒻笠:一作“青箬笠”。青蒻,嫩绿的蒲草。笠,斗笠。

(5)沧洲:指江水之滨,常指隐居之地。

(6)吹破楚天秋:意谓笛声飘荡在秋天江南的上空。楚,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此泛指江南。

创作背景

《满庭芳·牧》此曲载于《太平乐府》卷四。赵显宏曾写《满庭芳》组曲四首,分写渔、樵、耕、牧,这支小令为其中的第四首,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拼音版

mǎntíngfāng··

xiánzhōngfàngniútiānliáncǎoshuǐjiēpíngzhōngcháobǎowánjiāngshānxiùwàngyōu

qīngruò西fēngkǒu绿suōcāngzhōuhuánghūnhòuzhǎngzàishǒuchuīchǔtiānqiū

作者简介

赵显宏

赵显宏

元代散曲作家

赵显宏(生卒年不详),号学村。生平、里籍均无考,约与孙周卿同时。长于散曲,作品中有自写其行迹者,可知其为一终身布素之文人。散曲风格清新朴实,语言通俗流畅。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一首,套数二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