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于谦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千锤万凿(1)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粉骨碎身(3)(4)(5),要留清白(6)人间(7)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

(1)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2)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3)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

(4)浑:亦作「全」。

(5)怕:也作「惜」。

(6)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7)人间:人世间。

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拼音版

shíhuīyín

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

fěnsuìshēnhún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

作者简介

于谦

于谦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初任御史,历官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为瓦剌俘去,于谦拥立明景帝,击退瓦剌的侵扰,捍卫了北京,功炳史册。后徐有贞、石亨等迎明英宗复位,将他杀害。明孝宗追谥肃愍,明神宗改谥忠肃。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有《于忠肃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