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胡曲

岑参 〔唐代〕 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灭胡曲》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边塞平静时,士兵们得以稍稍放松的生活情景。诗中景物孤寂寥落,言辞纯朴粗犷,用字极为准确,刻画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都护(1)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萧条虏尘净(2),突兀天山(3)孤。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注释

(1)都护: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这里指唐代名将封常清。

(2)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3)天山:横贯新疆、中亚的大山系,全长两千余公里。

创作背景

《灭胡曲》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首诗为岑参于封常清出兵西征凯旋后所作。

拼音版

miè

xīnmièshì

xiāotiáochénjìngtiānshān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