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胡曲》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边塞平静时,士兵们得以稍稍放松的生活情景。诗中景物孤寂寥落,言辞纯朴粗犷,用字极为准确,刻画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都护(1)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萧条虏尘净(2),突兀天山(3)孤。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1)都护: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这里指唐代名将封常清。
(2)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3)天山:横贯新疆、中亚的大山系,全长两千余公里。
《灭胡曲》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首诗为岑参于封常清出兵西征凯旋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