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宴

曹植 〔两汉〕 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公宴》是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铜雀台和宴会的景象,以及夜间游览西园的所见所感。诗中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人与自然的结合,组合成一种爽朗欢快的基调,各种意象呈现一种出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全诗叙写生动传神,文风清丽,语言精工,用字别致,历来为人所称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公子(2)敬爱(3)客,终宴不知疲。

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

清夜游西园(4)飞盖(5)相追随。

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追随。

明月澄清(6)列宿(7)参差(8)

明月洒下如练的清光,天上的繁星稀疏辉映。

秋兰(9)长坂(10)朱华(11)(12)绿池。

秋兰丛生于斜斜的长坂,芙蓉遮满了一池渌水。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清波上跃出水底的游鱼,树枝间传来鸟儿的啼声。

(13)丹毂(14),轻(15)随风移。

大风吹动红色的车轮,马车在风中奔驰如飞。

飘飖(16)放志意,千秋(17)若斯(18)

我们纵情遨游,逍遥自在,好希望能这样过一千年。

注释

(1)公宴: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

(2)公子:这里是指曹丕。

(3)敬爱:一作“爱敬”。

(4)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一说指玄武苑。

(5)飞盖:轻便行进飞快的车。

(6)景:指月光。

(7)列宿:众星。

(8)参差:不齐的样子。

(9)被:覆盖。

(10)长坂:斜坡。

(11)朱华:指芙蓉,即荷花。

(12)冒:覆盖。

(13)飚:回风。

(14)丹毂:用红色涂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15)辇:古代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室和贵族所用的车。

(16)飘飖:随风飘动。这里用来形容逍遥、游乐。

(17)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辈子。

(18)若斯:如此。

创作背景

曹植的这首诗很可能与曹丕《芙蓉池作》一诗作于同时,当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唱和观念,然而从两诗的内容来看,曹植的诗很可能是继曹丕之诗而作的。《公宴》此诗作于建安中期(210年前后)。此篇记录了由曹丕召集的某次宴会,可见当时邺下诗人集团留连光景、聚会咏诗的面貌。

拼音版

gōngyàn

gōngjìngàizhōngyànzhī

qīngyóu西yuánfēigàixiāngzhuīsuí

míngyuèchéngqīngjǐnglièxiù宿zhèngcēn

qiūlánbèichángbǎnzhūhuámào绿chí

qiányuèqīnghǎoniǎomínggāozhī

shénbiāojiēdānqīngniǎnsuífēng

piāoyáofàngzhìqiānqiūchángruò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