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公宴》是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铜雀台和宴会的景象,以及夜间游览西园的所见所感。诗中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人与自然的结合,组合成一种爽朗欢快的基调,各种意象呈现一种出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全诗叙写生动传神,文风清丽,语言精工,用字别致,历来为人所称道。
公子(2)敬爱(3)客,终宴不知疲。
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
清夜游西园(4),飞盖(5)相追随。
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追随。
明月澄清景(6),列宿(7)正参差(8)。
明月洒下如练的清光,天上的繁星稀疏辉映。
秋兰被(9)长坂(10),朱华(11)冒(12)绿池。
秋兰丛生于斜斜的长坂,芙蓉遮满了一池渌水。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清波上跃出水底的游鱼,树枝间传来鸟儿的啼声。
神飚(13)接丹毂(14),轻辇(15)随风移。
大风吹动红色的车轮,马车在风中奔驰如飞。
飘飖(16)放志意,千秋(17)长若斯(18)。
我们纵情遨游,逍遥自在,好希望能这样过一千年。
(1)公宴: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
(2)公子:这里是指曹丕。
(3)敬爱:一作“爱敬”。
(4)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一说指玄武苑。
(5)飞盖:轻便行进飞快的车。
(6)景:指月光。
(7)列宿:众星。
(8)参差:不齐的样子。
(9)被:覆盖。
(10)长坂:斜坡。
(11)朱华:指芙蓉,即荷花。
(12)冒:覆盖。
(13)飚:回风。
(14)丹毂:用红色涂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15)辇:古代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室和贵族所用的车。
(16)飘飖:随风飘动。这里用来形容逍遥、游乐。
(17)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辈子。
(18)若斯:如此。
曹植的这首诗很可能与曹丕《芙蓉池作》一诗作于同时,当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唱和观念,然而从两诗的内容来看,曹植的诗很可能是继曹丕之诗而作的。《公宴》此诗作于建安中期(210年前后)。此篇记录了由曹丕召集的某次宴会,可见当时邺下诗人集团留连光景、聚会咏诗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