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一丛花·初春病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景象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有输慵的情绪。这首词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襟怀和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1),冰雪破春妍(2)。东风有信(3)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4)易暖,钟鼓渐清圆(5)。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6),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7),疏慵(8)自放,惟爱日高眠。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1)春浅腊侵年:在阴历遇有闰月的年,其前立春节后较迟。春浅,春天来得早。腊侵年,因上年有闰月,下年的立春日出现在上年的腊月中。腊,岁终之祭,祭日旧在冬季后约二十多天,称为腊日。
(2)春妍:妍丽春光。
(3)东风有信:曹松《除夜》:“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东风,春风。
(4)衾:厚被。
(5)清圆:声音清亮圆润。
(6)寻芳计:踏青游览的计划。
(7)少悰:少乐趣。
(8)疏慵:疏懒;懒散。
《一丛花·初春病起》此词写于熙宁九年(1076年)的春天。此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