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三十(1)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埏埴(3)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4)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2)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3)埏埴: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埏,和;埴,土。

(4)户牖:门窗。

(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sānshígòngdāngyǒuchēzhīyòngshānzhíwèidāngyǒuzhīyòngzáoyǒuwèishìdāngyǒushìzhīyòngyǒuzhīwèizhīwèiyòng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