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寄郑起侍郎》是北宋诗人杨徽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描写诗人清明时节出郊寻春,满目虽见家家插柳应节,山城仍是一派寂寞冷落光景。颔联更以极其疏淡的笔墨,绘出种种凄清的风物,诗人政治失意的凄黯心境即由此隐然透露。“天寒”两句表达薄酒难以消愁,登高望远只是徒增忧闷的苦况。篇末直叙与故乡、挚友疏隔,离情别绪无谁告语之愁。全诗辞情哀惋,自然流丽。
清明时节(1)出郊原(2),寂寂山城柳映门(3)。
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
水隔淡烟修竹寺(4),路经疏雨落花村(5)。
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
天寒酒薄(6)难成醉,地迥(7)楼高易断魂(8)。
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 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
回首故山(9)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
(1)清明时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节,故寒食、清明常并举。
(2)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
(3)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七、《梦粱录》卷二均有记载。
(4)修竹寺:长着修长竹子的佛寺。
(5)落花村:飘落花朵的村子。
(6)酒薄:酒味淡薄。
(7)迥:远。
(8)断魂:这里是形容哀伤至极。
(9)故山:故乡。
《寒食寄郑起侍郎》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向故人郑起倾诉“别离心绪”是全诗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