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夏夜苦热登西楼》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写于作者贬谪永州时期,描写作者在一个酷热难忍的夏夜,半夜登楼纳凉的情景和感受,表现出心神不宁的情绪和无可名状的惆怅,锋芒直指唐王朝的虐民暴政,具有很高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全诗构思缜密,体物入神,设想奇妙,结合写实和夸张,把永州的酷热和作者的烦躁抱怨写得历历如绘,运用比兴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意蕴深长。
苦热(1)中夜(2)起,登楼独褰衣(3)。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山泽(4)凝暑气,星汉(5)湛(6)光辉。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火晶(7)燥(8)露滋,野静停风威。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
探汤汲阴井(9),炀灶开重扉(10)。
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
凭阑(11)久彷徨(12),流汗不可挥。
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莫辩亭毒(13)意,仰诉璿与玑(14)。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
谅(15)非姑射子(16),静胜(17)安能希(18)。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1)苦热:为热所苦。唐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2)中夜:半夜。《书·囧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3)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撩起,披起。
(4)山泽:山林与川泽。《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5)星汉:银河。
(6)湛:清澈透明。
(7)火晶:即“火精”,日头像火一样。指夏。《晋书·天文志》上引王仲任云:“夫日,火之精也。”北周卫元嵩《元包明夷》:“晶冥炎潜。”注:“晶,日也。”
(8)燥:干燥,此为“烤干”之意。
(9)探汤汲阴井:言取阴井之水以涤热,水也变热了。探汤,取热水。汤,热水。《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阴井,阴处之井。
(10)炀灶开重扉:言开窗时如对灶火。炀灶,向灶烘烤。戴氏侗曰:“炀者,火旁烘物,以火气扬之也。”郭璞注:“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引申为焚烧。扉,窗。
(11)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 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12)彷徨:徘徊。《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
(13)亭毒:化育,养成。语出《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王弼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毕沅曰:“亭毒成熟,声义相近。”刘峻《辨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见《文选》)李周翰注:“亭、毒,均养也。”
(14)仰诉璿与玑:犹言诉于苍穹。璿玑,亦作“璇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天空北部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星。七星之名,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一至四为斗魁,五至七为斗柄。斗魁称为璇玑,斗柄称为玉衡。
(15)谅:料想,的确。
(16)姑射子:姑射山上的神女。姑射,山名,亦名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
(17)静胜:以静取胜。语出《老子》:“躁胜寒,静胜热。”
(18)希:希望,希冀。《广韵》卷一:“希,望也。”蒋之翘曰:“安能希,谓不可望也。”
《夏夜苦热登西楼》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柳宗元是王叔文政治集团中的一名骨干人物,所推行的永贞革新使广大百姓深受其益。改革失败后被贬徙永州,其际遇十分悲惨。就在这种逆境中,他却毅然将毁誉欢戚抛诸九霄,慨然为民呼号,写下了很多诗文,这首《夏夜苦热登西楼》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