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明韵寄子由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次元明韵寄子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感慨时光如逝水,功业难成;颔联描写春天景物,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言外,如作画之着色;颈联叙写怀抱,以虚词领句,以作转折;尾联又转笔感叹兄弟之思,欲归而不得,只好听任时光流转,催生白发而已。诗写景时流丽绵密,议论时疏朗有致,轻重虚实,对比分明,一直被人当作律诗的样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半世交亲(1)逝水(2),几人图画入凌烟(3)

半世交往,亲密的情谊像流水般地过去,有几人能建立功名,绘像在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4),江北江南水拍天。

又是春风,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过眼;我怅望着江南,怅望着江北,只见到波浪拍天。

欲解铜章(5)(6)问道(7),定知石友(8)许忘年(9)

我想解下铜印辞去官职前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知道你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会嫌弃,彼此忘掉年龄辈分的界限。

脊令(10)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11)

我们都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发苍颜。

注释

(1)交亲:指相互亲近,友好交往。

(2)逝水:暗用《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这两句是说他们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争中遭到失败,时光像流水般过去了,却没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4)经眼:过目。

(5)铜章:指县令的印,史容注引《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

(6)行:将。

(7)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出于《庄子·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敢问至道之精。’」

(8)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指子由。潘岳《金谷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晋书·潘岳传》)

(9)许忘年: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计年岁的大小差别。梁何逊弱冠有才,范云对他很称赏,「因结忘年交好」(《梁书·文学·何逊传》)。苏辙比黄庭坚大七岁。

(10)脊令:借指兄弟。「脊令」是一种水鸟,朱熹《集传》:「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诗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11)雪满颠:比喻白发满头。

创作背景

《次元明韵寄子由》这首诗是元丰四年(1081年)黄庭坚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时所作,年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黄庭坚兄黄元明(名大临)寄给子由的诗,起二句说:“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次韵作此诗寄子由。

拼音版

yuánmíngyùnyóu

bànshìjiāoqīnsuíshìshuǐrénhuàlíngyān

chūnfēngchūnhuājīngyǎnjiāngběijiāngnánshuǐpāitiān

jiětóngzhāngxíngwèndàodìngzhīshíyǒuwàngnián

lìngyǒuguīhènyuèxiāngcuīxuěmǎndiān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