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画面开阔悠远,富于立体感,风格清逸。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情韵生动,意态万千,所以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既是必然之笔,又显得收束有力。古今写秋,常带秋萧飒、悲凉气氛,而此曲却不同,它不仅毫无悲凉色彩,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乐观主义色彩情调。
一江(1)烟水(2)照(3)晴岚(4),两岸人家接画檐(5),芰荷(6)丛一段秋光淡(7)。看沙鸥舞再三(8),卷香风十里珠帘(9)。画船(10)儿天边至,酒旗(11)儿风外飐(12)。爱杀(13)江南!
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画船仿佛从天边驶来,酒旗高挑随风招展,多么可爱的水乡江南。
(1)一江:满江,整个江面。
(2)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
(3)照:倒映。
(4)岚:山里的雾气。
(5)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6)芰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
(7)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
(8)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
(9)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10)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11)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
(12)飐:风吹物动的样子。
(13)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江南如画的景色和柔美的女子从来都让文人们为之魂牵梦绕,作者生长在北国,此次来到江南,当地的种种风物人情自然让他大开眼界。本来,对于秋之清爽怡人的了解.作者是并不缺乏的,但此地所以能让他为之陶醉并感叹不已,都是因为江南秋色在清爽怡人中又多了旖旎的风姿.温暖的人情味,少了些寒冷萧瑟。看着从天边驶来的小舟,让心情随着风中的酒旗一同舒展,摇摆、这时候,作者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和惬意,因而写下了《水仙子·咏江南》这首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