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创作的词,收录于《芦川词》中,该词上片着重写景,寓情于景;下片着重抒情,曲折地表达出仕途的险恶与中原未复怅惘情绪。
清夜沉沉,暗蛩(1)啼处檐花落(2)。乍凉帘幕,香(3)绕屏山(4)角。
在一个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听见暗处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鸣叫。夜深靠近帘幕就感到一股凉意忽然透出,室内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烟,轻盈地缭绕在屏风的一角。
堪恨归鸿(5),情似秋云薄。书(6)难托,尽交(7)寂寞,忘了前时约。
心里不免怨那些归来的鸿雁,它们的睛意犹如秋云那样单薄,不肯传递书信。书信难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给寂寞吧.那就忘记了从前的约会。
(1)暗蛩:在暗处藏身的蟋蟀。蛩,蟋蟀。
(2)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来,在灯光的照映下就像银花一般。
(3)香:蕙香,此指由香炉里冒出的香烟气。
(4)屏山:屏风。
(5)鸿:大雁。
(6)书:信。
(7)尽交:即尽教、听任之意。宋时方言。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此词所作具体年代不详。据张元干《精严寺化钟疏》文:“岁在戊辰(即绍兴十八年),僧结制日,洛滨、最乐、普现(即筠溪)三居士,拉芦川老隐过其所而宿焉”,此词大约是作于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