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居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秋山居》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全诗主观情志和客观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山近觉寒早,草(1)霜气晴。

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

树凋(2)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树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

果落见猿过,叶干(3)闻鹿行。

树上的果实成熟落下,叶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见猿猴在林中走过,也听得见鹿行的声音。

素琴(4)机虑(5)(6),空伴夜泉清。

弹着素琴心情恬淡平静,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声相伴。

注释

(1)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2)树凋:树叶凋落。

(3)叶干:叶子干枯。

(4)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机虑:犹思虑。

(6)静:一作“息”。

创作背景

根据诗题,《早秋山居》此诗所写季节是秋天,地点似在长安鄠郊(今陕西户县),具体作年不详,约在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至开成五年(840年)之间。

拼音版

zǎoqiūshān

shānjìnjuéhánzǎocǎotángshuāngqíng

shùdiāochuāngyǒuchímǎnshuǐshēng

guǒluòjiànyuánguògànwén鹿xíng

qínjìngkōngbànquánqīng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