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

阴铿 〔南北朝〕 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晚出新亭》是南朝诗人阴铿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写晚出新亭路上所见景物和离开都城时的离愁与无奈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情。开首两句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六句具体表现“离悲”。全诗语言洗炼,写景抒情,皆出于自然,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孤舟远行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大江一浩荡,离悲(1)足几重?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潮落犹如(2)云昏(3)不作峰(4)

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远戍唯闻鼓(5),寒山但见松。

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九十方称半(6),归途(7)有踪?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注释

(1)离悲:离别的悲愁。

(2)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

(3)云昏:指云雾迷漫。

(4)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5)远戍唯闻鼓:只听见远处戍楼传来的鼓声,而不见戍楼。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6)九十方称半:《战国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难。

(7)讵:怎,岂,难道。

拼音版

wǎnchūxīntíng

jiānghàodàngbēichóng

cháoluòyóugàiyúnhūnzuòfēng

yuǎnshùwéiwénhánshāndànjiànsōng

jiǔshífāngchēngbànguīyǒuzōng

作者简介

阴铿

阴铿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阴铿(511—563),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诗多为写景咏物、登临酬赠之作,以描写山水见长。原有文集三卷行世,今存《阴常侍集》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