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是宋代词人张元干所写的一首词,被收入《唐宋词鉴赏辞典》。这首词既写了湖光山色之美,又写了词人沉浸在山水自然风光中的流连神态,情景相生,表达出词人对山水美景的陶醉和难以释怀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山绕平湖(1)波撼城(2),湖光倒影(3)山青,水晶楼(4)(5)三更(6)

连绵的山峦环绕着平湖,波涛很大,有摇动城墙之势。湖水的波光里倒映着山峦的影子,浸染着山的青翠。就要到三更时分,湖光荡漾,照到楼上犹如水晶一般清莹。

雾柳(7)暗时云(8)月,露荷(9)翻处水流萤(10)萧萧(11)散发(12)到天明。

天上的流云遮住了月亮,柳树如同笼罩在雾中一样发暗。带着露珠的荷叶翻动时,水光闪烁,如同飞流的萤火一样。散开着花白稀松的头发,静静地待到天明。

注释

(1)平湖:湖名,位于嘉兴东南。

(2)波撼城:波涛汹涌,撼动城郭。化用孟浩然《临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意。

(3)浸:浸染。

(4)水晶楼:楼名,在浙江吴兴。一说指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5)欲:将要。

(6)三更:半夜,午夜。

(7)雾柳:指柳树如同雾罩着一样阴暗。

(8)度:指遮挡。

(9)露荷:带着露珠的荷叶。

(10)水流萤:风摆荷叶,叶上水珠闪亮得就像萤火虫一样。

(11)萧萧:指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12)散发:散开的头发。

创作背景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此词为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时所作。宋高宗绍兴元年年底,从词人致仕回到福建到被追赴临安大理寺销籍除名前的这段时间,词人退居在福建生活。高宗建炎3年到绍兴19年(公元1129-1149年)二十年间,词人一直与当地官员以及诸多居闽友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共写了44首交游词。 这首《浣溪沙》就是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的山水美景时所作。

拼音版

huànshā··shānràopínghànchéng

shānràopínghànchéngguāngdàoyǐngjìnshānqīngshuǐjīnglóuxiàsāngēng

liǔànshíyúnyuèfānchùshuǐliúyíngxiāoxiāosǎndàotiānmíng

作者简介

张元干

张元干

南宋词人

张元干(1090一约1170),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徽宗时为太学上舍生。金兵入侵,宰相李纲任亲征行营使,张元干曾为其幕僚。因不满秦桧专权误国,弃官归隐。后因赋词对李纲、胡铨表示同情和支持,被投入监狱,削除官籍。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著有《芦川归来集》十卷和《芦川词》两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